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时尚)
-
2024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1149列,较现图增加233列;每日开行货物列车22264列,较现图增加40列,列车开行结构不断优化,客货运 ...[详细]
-
惯性“奔骋”——一位六旬阿姨的骑行之路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闻 ...[详细]
-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古老而传统的玻璃行业焕发变新,各种具备独特功能的玻璃产品纷纷问世。这些玻璃不但能起到传统的透光效果,而且还能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想要了解钢化玻 ...[详细]
-
昨日上午八点半,厦大考研确认点已经排起了蜿蜒的队伍。(本报记者林铭鸿摄)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佘峥)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现场确认昨天开始,将持续到10日。研招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详细]
-
现如今,玻璃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但有磨砂玻璃、热熔玻璃、彩绘玻璃等装饰效果较强的艺术玻璃,还有各种功能型玻璃,例如隔音降噪的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和隔热阻燃的防火玻璃等。本篇文章将介绍车玻璃 ...[详细]
-
汉阴县委社会工作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10月18日,汉阴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参观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 ...[详细]
-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王宇杰)风吹稻浪遍地黄,又是一年丰收季。眼下,潜江碧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万亩水稻大面积成熟,稻田里,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挂满稻杆,稻谷颗粒饱满。10月17日,农机手操控着收割机抢收成熟 ...[详细]
-
受河南多地持续强降雨影响 深圳部分始发列车停运 编辑:汤晓雪 来源: ...[详细]
-
海峡网11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见习记者 叶晓菲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好友转发短信,经理被骗11万元;“董事长邮件”骗走下属35.7万元;“ ...[详细]
-
▲添加洗衣粉的馒头。▲未添加洗衣粉的馒头。叶炳煌师傅和面制作馒头。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卓燕真) 近日,网络上出现“不法经营者用洗衣粉蒸馒头的传闻” ...[详细]